Windows 的 FreeBSD 子系統 (★ 107 分)
這個名為「Windows Subsystem for FreeBSD (WSFB)」的專案,由開發者 BalajeS 發起,目的在於讓 FreeBSD 能夠在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2 (WSL2) 的架構下原生運作。專案以 WSL2 的開源元件為基礎,力求在不修改或極少修改 FreeBSD 基礎系統的情況下,於 Windows 環境中順利開機並運行。專案目前屬於個人實驗性質,基本的開機和指令列功能已經可用,正在持續開發的部分包括網路支援、輸入輸出 (I/O) 與行程管理。最終目標除了讓 FreeBSD 能夠完整支援 Windows 環境外,也期望將改善成果回饋至開源社群。專案使用 MIT 授權條款,並特別強調與 Microsoft、FreeBSD 專案或 FreeBSD 基金會無任何隸屬關係。
在 Hacker News 上,這個實驗性的專案引起了不少技術愛好者的興趣與討論。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有趣的技術方向,也有人希望 Microsoft 能協助,使專案更趨成熟。有使用者指出,WSL2 讓 Windows 機器成為開發 Linux 軟體的便利平台,而能夠同時支援 FreeBSD,更進一步擴大了開發環境的靈活性。不過,也有評論懷疑這背後反映了 Microsoft 希望讓更多人留在其作業系統生態中的策略,而非真正鼓勵使用其他開放系統。部分留言甚至反過來呼籲使用者乾脆在 FreeBSD 上以 bhyve 虛擬化工具執行 Windows,藉此完全擺脫 Windows 依賴。
討論中亦延伸到 FreeBSD 的現況與應用範圍,不少參與者回顧了它在企業設備中的輝煌歷史,例如 Juniper Networks 的 JunOS、防火牆系統 pfSense 及 OPNsense、PlayStation 4 與 5 的作業系統內核,以及 Netflix 的內容傳遞網路 (CDN)。雖然如今 Linux 已在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但許多開發者仍認為 FreeBSD 擁有成熟、穩定且法律條款寬鬆的優勢,不該被忽視。不過,也有人提到在筆記型電腦,特別是 Wi-Fi 相容性上,FreeBSD 仍有明顯限制。
此外,針對跨平台與開發便利性,部分開發者探討了在 Windows、macOS 與 Linux 三者之間工作的取捨。有人指出,對多數工程需求而言,WSL 已減少了安裝虛擬機器或額外環境的麻煩;但也有討論認為 Microsoft 雖不斷增加對開源的支援,其策略仍帶有維繫使用者留在 Windows 平台的傾向。整體來看,WSL for FreeBSD 不僅代表技術整合上的嘗試,也觸發了對自由軟體文化、作業系統未來走向及開放原始碼精神的再思考。
👥 20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547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