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つ`ω´)つ says to Ubuntu 台灣社群
加速我的 ZSH Shell 啟動速度 (★ 100 分) 作者分享了如何縮短 ZSH Shell 啟動時間的經驗,指出每次開啟終端機時耗費超過五秒鐘,長期累積下來十分煩人。為診斷問題,他利用 ZSH 內建的 profiling 工具 zprof,並在 .zshrc 檔案最上方引入 zmodload zsh/zprof,在檔案末端加入 zprof,以獲得啟動過程的詳細統計。文中也感謝 Jacek’s Blog 提供這項技巧,讓他得以釐清延遲原因。 經過分析後發現,Oh My Zsh 外掛系統佔據超過五成的啟動時間,而內建的指令完成系統(compinit)與語法著色分別約占三成與百分之十四。基於這些數據,作者採取了多項優化措施,例如停用自動更新(將 DISABLE_AUTO_UPDATE 設為 "true" 等設定)、透過改寫 compinit 設定改為每日僅重建一次快取,以及調整 Spaceship 提示字串僅載入必要模組,徹底降低資源消耗。 透過前後設定檔的對比,優化後的終端啟動時間從約 5 秒縮短到 0.5 秒,提升近 10 倍。文章詳細展示如何依序排列外掛(例如僅保留 git、zsh-autosuggestions 與最後載入 zsh-syntax-highlighting)、運用 lazy-load 技巧延遲 nvm 載入,以及採取精簡配置而確保提示字串能快速呈現,讓整體效能顯著增強。 在 Hacker News 的討論中,不少開發者分享了各自對 ZSH 優化的實作經驗與替代方案。有網友建議改用以 Rust 開發且效能更優的 fish shell,或是結合 Starship prompt 以達到更流暢的操作體驗;也有人提到透過 powerlevel10k 可獲得即時提示功能,但對於需遠端存取且依賴 Bash 語法者來說可能不夠理想。此外,部分網友強調透過 Antidote 來選擇性載入 Oh My Zsh 外掛,可有效減少冗餘設定。 綜合來看,文章與討論均提出了調整自動更新、優化內建完成系統及精簡外掛設定等策略,有助於大幅縮短終端啟動時間。這些優化方法不僅提供了一個實用的性能提升範例,同時也啟發使用者根據自身需求,重新評估對於 shell 框架的依賴性,選擇最適合自己工作流程的環境設定。 👥 50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62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