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 IT 的「老師」,e.g 你問他,點怎樣學習 jquery
其實他也沒說錯,但如果我能 Google 幹嘛還花錢找你?
這也是我為什麼一直都沒找家教的原因。
需求一開始就談清楚吧,有些人是卡關特別找人問
也些人是要入門,這時候就會要求家教老師要有自己的教材跟節奏
就是一堆老師不斷用這個回答,來推走這個「老師」責任
省時間是很重要的,例如物件導向的概念我自己 google 看文章可能要兩三個小時才看得懂能夠體會
但是我找家教可能半小時就能搞懂,省下的時間就很可觀
這句話放到那邊都一樣啦XD
所以有些家教會提供一小時左右的試教
有一種感覺就是 「 淺易的自己 Google, 難度高的別問我」這種感覺
這邊什麼都能聊,有任何問題也可以直接提出,不限前端
這行業在台灣門檻低,我覺得大多是這個原因,因為太幸福,太有依賴的感覺 😆
台灣程式補習班很多,但我自己接觸到的補習班出來程度落差很大
自學的路程常常會走冤枉路,學習速度也常常比不過別人。唯一能自豪的,大概只有技術上能自食其力。但這種人業界的強者更多。
自學真的比較不容易,當初學 C 參考書看了一遍根本不知道那什麼鬼,看第二次才懂
不懂的就是不懂。
查了查才發現自己放棄的專案,比展示出來的專案還多。
家教就比較貴,但好處就是一對一可以即時回答問題,進度隨時調整
台灣還有流行技能交換,只要兩個人都有對方想要的技能就互相教
例如我會程式設計,就可以跟別人換英文之類點
請問要在一個網頁上輸入資料,想存到伺服器的json上,用javascript還是jquery行嗎,還是要用PHP@@
香港人一般都是比較自私,不太想 share technical 給大家
你整個網站都用 php 寫了,直接用 php 操作就好了啊
說白一點,什麼時候你 google 一點問題答案時會看到香港人的技術分享網站?
想做一個簡單的 輸入姓名 性趣 就可以存資料到JSON,的功能QwQ
firebase 就是純 json ,你資料都存在資料庫
你不想用 php 那就用 node 寫個 api 也是可以啊
不懂node耶 我還是先用php好惹 有空來研究下firebase
firebase 值得玩玩,他就是 json 存資料
php的我會 也有做出來😂😢😃很陽春的插入資料跟輸出❤️😊✨
我個人是想推 rails 啦,但是要設定後端怎麼吐資料,果然還是需要學習曲線的。
rails 也很不錯啊,不過純前端有辦法存取嗎?我之前是用 node
我指的是直接存取,不確定 rails 有沒有 api
類似 line 那種可以購物送 qrcode 給對方,對方可以拿code 直接到超商領咖啡
香港很多店有很多無現金交易的店啊,台灣根本不能想像菜市場用悠遊卡、或早餐店收信用卡之類的。
其實也有早餐店和手機支付合作,但沒很受歡迎。因為小店家還是很喜歡現金。
我只是想 passive 好還是 active 好
身為一個php 猴子
我覺得還是得學一門強型別語言
php7寫強型別還是不夠強
php 工作多 地雷也多
node 職缺 不熟不做評論
認真說之前滑一下人力銀行
gplang似乎有在上升,新創有在使用
不過新創需要即戰力
所以可能會有附帶要有XX經驗之類的
所以說 php 是最強的語言
php 學得好 觸類旁通
Google 告訴我是 149.6 million km
順便請問 golang 有像 rails django laravel 那樣的 MVC 框架嗎?
你們這些寫web的工程師多變態
只要一個語言出現
你們就想拿來寫web
有人說過「Scratch 是圖靈完備的」,我還因此去看了什麼是圖靈完備。
是說 desktop 的 reply 功能居然只能 reply 連續時的第一句
php the right way 其實也是說不換行
但是我們公司是換行派XD
連講三句我要 reply 第二句還是要按右鍵,這什麼做一半的功能
一開始做測試很不習慣
要求回傳array 或是 boolean 我想傳個123 測試api有沒有戳到啊www
太陽離地球太遠了。所有光終幾乎是平行射入地球。古人是用影子估算地球直徑。
我勉強能委屈自己 2-space 但是那是不得已的狀況了,可以的話還是希望 4-space,啊那個誰誰誰用 Tab characters 的啊,去死
更何況是那種用人家 lib 的時候 func 就已經超幹爆長的
那個啊,試著把金字塔用函式拆掉,動作相同的用遞歸。
同事都取data 當作ajax回傳結果
看過太多次 data.data.data.id這種大便
我現在都寫成
foo.bar(baz)
function baz() {
console.log('it works')
}
Fxxxxxg JavaScript standard
然後 var __data = _data.data
這跟 data.data.data
有啥不一樣 wwwww
下次打 data.data.data.data 只要打 ___data
還有api 檔名一開始沒訂規則
有人不一樣
後面的人呼叫 然後就500
本來問題是問測試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不是嗎?然後不是說用地球同時兩個點的影子測試嗎?
就是 {data: {}, success: bool} 之類的
function getData(x,data){
if(x>0) return getData(x-1,data.data)
return data
}
恆星視差就肯定不是 "在地球兩個點同時觀測太陽不就有三角形了"
只好寫這樣了:
function getData(data, depth) {
return depth ? getData(data.data, depth - 1) : data;
}
我的 getData(data) === data
然後 getData(data, -1) 會 StackOverflow(?
public void foo();
public void foo(int bar);
只好 arguments.length < 2 return 'fuuuuuuu';
[gs]et([A-Z][a-z]*)+ 的函數名稱
真正嚴謹的語言不該有runtime error (ㄍ
所以 Kotlin 的
foo.bar = baz 會執行 foo.setBar(baz) 啊
所以 Kotlin 的
foo.bar = baz 會執行 foo.setBar(baz) 啊
就只是把 getter 跟 setter 包起來而已
好的code不該有繞過getter跟setter的時候(##
你可以自己選要 Java 還是 Kotlin
也可以選擇用 Kotlin 幫你包裝的或是你在 Kotlin 直接 呼叫 foo.setBar()
拍謝我忽然發現我記錯恆星視差了 XD
反正他那算法就是用三角形
mysql_real_escape_string()
我沒用kotlin處理json過,我現在的專案都是塞DB或者framwork的config api
Java 的話我剛學了一下 Hibernate 不過不曉得你們有推哪套
痾,所有的 ORM 都要能達到你只要定義完 class 的成員之後,他會幫你把 JSON 或是資料庫的資料填入那些變數裡面
大概就是丟你的 JSON string 跟那個 class 的名稱進去吧
對了,這個也常常被拿來用在 Java 上,反正都 JVM 都能通##
說真的在電影院看到,嗯對就是 17 直播的廣告很不舒服
「不需支援連 Flexbox 都不能用的瀏覽器」
笑惹
因為太多版本惹
我決定留在舒適圈當個順異男就好
光是wiki 說法也一堆
先不管有沒有物化,我真的覺得電影院裡面 17 直播的廣告看了很不舒服,更何況我還是個男的
這個好像比較好,下次還看到就把時間跟戲院記起來投訴
我有個人妻也是這樣回答了,物化嗎?那個我們可以多買猛男月曆,大家一起互相物化
不過看了一下你好像本來就是用 v2 所以沒差 (?
最近有在做一些轉型的嘗試
雖然聽起來很像護航 😆
但上面的內容會越來越多元
忘記關域名的 auto-renew 了,還以為被盜刷 😞
中国把8080 80 443几个网页端口封了,还有很多使用加密数据的端口可以利用
還可以靠流量特質吧?當然有沒有足夠的計算資源這樣攔就是另一回事了
你基本上可以靠封包的間隔跟大小來大致上判斷兩個peer間是不是在看影片吧或是代理吧?
而且也走不了多大,因为代理软件会检查这个地址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还可以设置某个网址是否使用代理
代理里会内置GFWLIST,只有LIST里有的网址才会被代理
而且有一些IP地址因为IP数据库错误会有一些很神奇的判定
比方说我的一个代理服务器在IP数据库里就是IANA保留地址
如果这个代理真的研究出来怎么侦破,那国内肯定成批拉闸
我在想,如果靠machine learning跟足夠多的 流量/間隔/封包大小 資料來訓練,有沒有可能光靠封包大小/間隔,就識別出可疑連線?之前好像看過哪篇這樣宣傳,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实际上还是那个问题,你的电脑不可能只有这一个程序在发数据包
而且流量的混杂都会很高,而且加上密码学加密以后没有明显的特征
但你的電腦不太可能對一個服務器送出太多種類型的連線特徵啊
無論如何,封包間隔不會變,除非妳插入髒封包或是刻意流量整形
甚至还有本地DNS解析不了请求国外云解析服务产生的数据包
最起码正常的电脑会有10个一场的程序同时发出网络请求
所以我才好奇理論上做得到的是,實際上到底可不可行啊
那篇论文只是针对aes-256-cfb,东拼西凑凑到85%的准确率
实际上现在针对流量特征的分析是扯淡到不行,因为流量没特征,如果密码学加密完的东西有特征,那么密码学早就完蛋了
如果有很多 client 都往某個 target 跑
或者是某些 client 只有往那個 target 發的流量不就很明顯
这种情况很少,而且我前面也说了,只有一些在LIST里的网址才会被代理
也就是说一个client的target可能同时是国内和国外
我覺得中國的黑科技很多,真的要抓的話應該還是可以抓得到就是 XD
是說如果犧牲延遲/速度,有可能做到連流量特徵的仿造嗎?
我一直以為 Gson jackson fastjson
還有 org.json 比較多人用
有人會用JavaScript示範如何透過那兩個CPU的大漏洞挖出機密資訊嗎?
google: meltdown javascript example
想要別人如果有填入的話就依他填的值為主,沒有的話就用我的值
user的滑鼠的話可以試看看css selection屬性吧
::selection {
background: xxxx;
}
我們老師的寫法是HTML和PHP摻在一起,不過他摻的是變數而不是HTML標籤
(可惜那門課只開一學期,不然老師就能教Ajax傳值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