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redirecting...

Log for Ubuntu 台灣社群

sudo apt autoremove --purge snapd
Google 將於 2026 年合併 Android 與 ChromeOS (★ 101 分)

Google 宣布,將在 2026 年正式把 Android 與 ChromeOS 合併,並且以 Android 作為存續核心。此舉是在 Qualcomm 的高峰會上由 Google Android 生態系總裁 Sameer Samat 公布,他強調合併的主因是人工智慧 (AI) 的發展。Google 希望能加速把 Android 上的 AI 功能擴展至筆電,並同時確保筆電與整個 Android 生態系的無縫整合。具體而言,ChromeOS 的使用體驗將會被「重新建立在 Android 基礎上」,讓兩者功能融合,但最終 Android 會成為唯一的平台。

Chromebook 雖然靠低價及教育市場打下知名度,並且在部分情境下推出過高階機種,但在「全面導入 AI」的大趨勢下,Google 認為 Android 更能承擔未來角色。透過 Android,Google 能廣泛部署 Gemini AI 服務,並進一步延伸至平板、XR (擴增實境與混合實境) 裝置等新型態平台。Qualcomm 在其中的角色則是調整旗下為智慧手機設計的晶片組,使之能夠支援筆電平台,甚至,該公司原本設計給 Windows PC 的晶片,也會能順利運行 Android。

Hacker News 上的討論顯示出對這項合併的矛盾態度。一部分讀者認為這是 Google 長期策略的自然結果,指出 Chromebook 其實早就逐步「Android 化」,例如 Chrome 應用程式商店被取代為 Google Play。也有評論認為,這彷彿是在逐步淘汰 ChromeOS,轉而建立 Android 的筆電體驗;不過這對已大量投資 Chromebook 的學校可能帶來隱憂。然而許多使用者相信 Google 會在支持週期結束前(通常 7 至 10 年)維持現有 ChromeOS 裝置的可用性。

不少人提出更深的隱私與開放性顧慮。有人擔心這意味著日後裝置可能更強制限制 sideload(自行安裝第三方應用程式),甚至需要通過裝置驗證,讓使用者喪失完全控制權,進而使電腦淪為廣告與監控工具。此外,也有技術向的討論提及 Qualcomm 新平台的虛擬化能力,或是 Android 上使用 Linux 環境的可能性,但許多人認為這類「Linux as an app」模式削弱了開放生態的精神。而對教育市場而言,有人指出學生帳號已經被限制無法在 Chromebook 上使用容器環境,恐怕未來開放性會進一步縮減。

最後,有人把這次計畫與 Google 過去 2016 年嘗試合併 Android 與 ChromeOS 的「Andromeda 專案」相比,不同的是這次 Google 明顯下定決心讓 Android 成為唯一主軸。社群的共識是,這次合併將使開發者與使用者體驗發生深遠變化,但究竟能否達到 Apple 那樣跨裝置一致的整合,仍需時間觀察。也有人警告,如果 Google 同時限制第三方應用商店如 F-Droid 的存在,可能會引發歐盟《數位市場法》(DMA, Digital Markets Act) 的反壟斷爭議。整體而言,這場合併既充滿潛力,也隱含爭議和風險。

👥 38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18918
Bcachefs 從 Linux 主線核心移除 (★ 106 分)

在 Linux 核心 6.17 版本中,檔案系統 Bcachefs 被標記為「外部分維護」,而在 6.18 版本,Linus Torvalds 決定將其完全移除。理由是 Bcachefs 已經轉為以 DKMS 模組(Dynamic Kernel Module Support,動態核心模組支援)的形式存在,導致核心內的相關程式碼處於閒置狀態,若繼續保留,可能造成版本混亂,因此選擇移除。在決策過程中,Torvalds 雖有最終拍板權,但這並不是單方面行動,而是經過長時間的公開與私下討論後的結果。這也顯示 Linux 核心維護的一項重要原則:若功能無內建使用者,相關介面或模組便會逐步清理,避免累積技術債務。

Hacker News 討論中有不少人指出,雖然 Bcachefs 被移出核心,但它仍能透過 DKMS 作為外掛模組實際使用。部分開發者認為這是一個正面的結局,因為在進入主線之前,Bcachefs 依賴核心其他子系統修改,無法單純編譯為模組;如今轉為 DKMS,反而讓使用者可以在較新的第三方核心上更容易部署。不過,也有人擔心,一旦 Linux 核心未來進一步刪除 Bcachefs 依賴的功能介面,若開發者得不到例外待遇,Bcachefs 的維護難度將大幅增加,類似於 ZFS 在 Linux 上因授權爭議與介面移除而不斷受挫的狀況。

討論延伸到開發流程與文化差異。許多核心開發者對 Bcachefs 原作者 Kent Overstreet 的維護方式感到不滿,特別是他常在合併視窗結束後仍持續推送大型功能更新與修復,這與核心社群強調穩定性與流程紀律的文化相衝突。有人直言,此次移除並非因功能不穩定,而是因為維護者在遵循規則上的堅持與社群期望落差過大。這種衝突反映出當專案從實驗性質逐漸邁向主流時,若負責人未能調整合作模式,將面臨被排除的風險。

另一方面,也有使用者分享 Bcachefs 在實際應用中的正面經驗,指出其多設備支援和長期穩定性令人印象深刻。許多人仍對它抱持期望,希望未來能以更成熟狀態重返主線,並成為 ZFS 或 Btrfs 的替代方案,特別是在需要快照、複製寫入(COW, Copy-On-Write)與 RAID 等功能時。然而,一些基準測試顯示其效能表現比預期差,這也成為批評者的論點。整體來看,移出主線對 Bcachefs 並非終結,而更像是一種警示:若想成為核心長期組件,就必須在技術與協作兩方面同時符合 Linux 社群的標準與文化。

👥 32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42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