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手機現在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高 (★ 
111 分)
文章作者指出,隨著 Android 生態系統快速惡化,Linux 手機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得更高。Android 雖然過去相對開放,但近期出現明顯倒退:Google 將 Android 開源專案 (AOSP) 的許多組件私有化,三星、小米、OnePlus 等廠商陸續取消手機解鎖 bootloader 的功能;Google 推出 Play Integrity API 並強迫開發者採用,甚至連歐盟自己的數位身分驗證錢包也要求使用;同時 Android 廠商也推行強制的開發者驗證制度。這些措施讓獨立開發者愈來愈難以維護第三方應用程式,像 SyncThing 已經宣布停止 Android 版本的開發,而 NextCloud 更新也曾經遭 Google 無故拒絕。作者認為,Android 正逐步被鎖死,Google 參照蘋果的模式透過合規邊界擴張控制,開放替代方案已迫在眉睫。
在 Hacker News 討論中,許多人認為 Linux 手機若要成功,必須先處理最基本的功能,包括可靠的通話、簡訊、相機與續航力。雖然 Linux 在一般電腦和伺服器領域表現優異,但在手機領域仍面臨大量挑戰,包含缺乏即時通訊通知、應用程式沙箱化與細緻的權限管理機制等。有些人提到像 PostmarketOS、Ubuntu Touch、SailfishOS 等專案已經投入多年發展,但距離可與 iOS、Android 競爭的「日常使用等級」仍有不少差距。
另一個焦點在於「是否該從 Android 分支 (例如 LineageOS) 持續開發,還是從頭打造 Linux 手機」。支持者強調 Android 分支依舊基於 Google 的 AOSP,無法真正擺脫 Google 掌控;相反地,Linux 手機雖然起步困難,但能徹底免除封閉 API 與強制驗證的限制。不過,也有人認為對一般使用者而言「應用程式」才是重點,大部分人需要的政府服務或銀行驗證應用程式仍然僅支援 Android 與 iOS,沒有這些 App,Linux 手機再自由也難以普及。
社群也提出不少構想,有人期待類似 Steam Deck 的 Linux 手機,結合高階硬體與桌機級體驗;也有人認為可以透過瀏覽器或 WebApp 取代部分政服/銀行應用,減少對 Google 與 Apple 生態的依賴。然而,對許多人來說,現實問題仍存在:各國銀行要求透過行動 App 驗證、部分政府系統甚至強制公民使用 Play 商店才能存取服務。這些障礙使得 Linux 手機短期內難以成為大眾選擇,但同時也成為更多人支持開放替代方案的理由,因為若再不推動,未來選擇將更受限。
總體而言,討論呈現出強烈的兩難:Linux 手機代表了一條擺脫巨頭壟斷、更尊重隱私的道路,但要達到實用化需要龐大投入與協作。隨著 Google 日益加強控制,越來越多開發者與使用者開始認真看待這條替代路徑。雖然短期內 Linux 手機仍難成為主流,但社群共識是必須從現在開始加速投入,否則未來行動運算領域將徹底被封閉環境主導。
👥 
49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256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