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redirecting...

Log for Ubuntu 台灣社群

[photo](media:AgACAgUAAx0CPRn5XQABAiFuaFrQM97r6kun0YKSAsZTQ9hHM-MAAq7LMRsxjtlWX4Car3004P0BAAMCAANzAAM2BA@telegram)
[photo](media:AgACAgUAAx0CPRn5XQABAiFvaFrQM4imrtZoo5z4EKQF1xLClTIAAq_LMRsxjtlW3uugRjN0dDcBAAMCAANzAAM2BA@telegram)
[photo](media:AgACAgUAAx0CPRn5XQABAiFwaFrQMyXlE-ESFjx1mslnwYDMl_wAArDLMRsxjtlWAYtT4kVRjgwBAAMCAANzAAM2BA@telegram)
[photo](media:AgACAgUAAx0CPRn5XQABAiFxaFrQM_TqrjBcKEVtLrwAAZSdTUbjAAKxyzEbMY7ZVseszyldyK8GAQADAgADcwADNgQ@telegram)
[photo](media:AgACAgUAAx0CPRn5XQABAiFyaFrQMzXSadn3LEBerRyiC-LqQXgAArLLMRsxjtlWNPBAzsu8VCYBAAMCAANzAAM2BA@telegram)
[photo](media:AgACAgUAAx0CPRn5XQABAiF7aFrkqtjRr3CVd10CaCyC7-QbH94AArDFMRu3_9hWGXGJZiF22jIBAAMCAANzAAM2BA@telegram)
Windows 起始選單用 React Native
webview 一當機,全部死光光
軟發佈以 Rust 語言撰寫、向經典 MS-DOS 編輯器致敬之 Linux 文字編輯器 (★ 101 分)

微軟發佈了一款名為 edit 的簡易文字編輯器,致敬經典 MS-DOS 編輯器,卻融合了現代化介面和類似 VS Code 的輸入控制設計。這款編輯器以 Rust 語言撰寫,主打易用性,即便是不熟悉終端機操作的使用者,也能輕鬆上手。原始說明中除了介紹編輯器的基本功能,還詳細列出了如何透過 GitHub Releases 或 Windows 下的 WinGet 指令來取得最新版本,並提供了完整的編譯與安裝步驟。

README 文件內進一步說明了使用 Rust nightly 工具鏈和 Cargo 進行編譯的方法,並針對可選依賴 ICU (國際化組件) 套件以實現進階的搜尋替換功能提供了詳細設定說明。為避免與系統內現有指令衝突,執行檔預設為 edit,但也建議另用 msedit 作為備用名稱。這些技術細節展現了團隊在平衡傳統文字編輯工具與現代化使用需求間的努力,期許帶給使用者全新且高效的命令列編輯體驗。

網友對此專案表達了各異見解,不少人認為雖然編輯器功能相對基礎,但其極致效能令人印象深刻,如利用 SIMD 指令集達到高達 125GB/s 的新行搜尋效能。部分意見指出,雖然主要設計宗旨在於讓對終端機不熟悉的使用者能夠輕鬆編輯,但 Linux 平台上已有 Nano、Micro 等輕量級工具,因此市場定位是否明確仍引發爭議。此外,也有評論認為此工具較偏向 Windows 終端機環境,其命名與標題容易讓人誤解目標平台。

另有部分技術網友期待編輯器能進一步新增語法高亮及語言伺服器 ( LSP,Language Server Protocol,語言伺服器協定 ) 等現代化功能,以提升程式開發時的使用體驗;同時也有人從安全性角度探討透過 WinGet 安裝軟體可能存在的風險。整體而言,此專案以懷舊為出發點,並結合現代技術創造出一款別具風格且極具趣味性的工具,在社群中引發了對傳統編輯器現代化與使用者友善化方向的廣泛討論。

👥 56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372380
為什麼要一直重複造輪子🤔
xkcd 927
輪子好吃,多吃輪子
有專案才有工作
有工作才不會被裁員
[sticker](media:AAMCBAADHQI9GfldAAECIaVoW8meNXas7MbXdWtBJPnP5ovzRgACUAEAAqghIQaxvfG1zemEogEAB20AAzYE@telegram)
搞不好是哪位工程師的轉職作品集之一
Linux 上讀取護照內 NFC 晶片 (★ 100 分)

這篇文章介紹如何利用 Linux 讀取護照內 NFC 晶片中的所有資料,其主要動機並非出於惡意,而是為了瞭解與實作。作者採用 roeften 的 pypassport 程式庫,透過讀取機讀區(MRZ,Machine Readable Zone)取得密碼,而該密碼由護照號碼、出生日期與到期日期組合而成,每一項皆附有依據 ICAO(國際民航組織)文件所定義的校驗碼。因為部份作廢護照會因裁剪導致 MRZ 缺失,文章提供 Python 程式碼範例說明如何重現失落的校驗碼,進而順利讀取包括生物特徵在內的所有護照資料。

文章更進一步解釋了護照內資料的結構,說明資料以不同的「資料群組」儲存,例如 DG1 儲存機讀區資訊(姓名、性別、國籍等),而 DG2 至 DG4 則包含生物特徵模板,如數位照片及臉部特徵(包含眼部位置與拍攝角度資訊)。作者同時展示如何利用 pypassport 與 pyasn1 套件,在連接 NFC 讀取器後執行 Python 程式來讀取、處理並儲存這些結構化資料,並以簡單指令碼示範如何將照片儲存為 JPEG 格式。

在安全性與破解可能性方面,文章指出護照 NFC 晶片並無內建計時器,因此大批次嘗試密碼並不會被鎖定,只會因錯誤嘗試而產生短暫延遲。然而,實際上由於護照涉及龐大組合(例如有效期、生日及護照號碼可能性極高),進行蛮力破解在實務上難以實現。即便利用 OCR 技術辨識紙本機讀區以還原缺失部份,也僅能取得原本公開印製的個人資料,而無法驗證護照真偽或揭露額外安全漏洞。

討論中有網友補充,認為文章中重現校驗碼部分雖然簡單,但並未詳述實際破解過程所需的時間與操作細節;也有意見提到,雖然 NFC 晶片可以經由正確密碼讀取,但該資料經護照發行機關以私密金鑰簽章保護,冒用或更改難度極高。另有人關心若以高功率讀寫器進行攻擊可能引發的安全風險與法律問題,以及類似技術在其他身分證件中之應用情形。這些討論為該技術的實務效能與潛在風險提供了多元而實質的思考。

👥 28 則討論、評論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374574